安安台灣:對於整趟旅程的總結

轉眼間,6個月轉瞬即過。離開了台灣,又回到了台灣。英文口說也轉溜不少。
出發前的忐忑不安,抱持著:「阿,反正我只待6個月,一下子就回台灣了啦,就撐一下吧」的想法,現在覺得時間過的飛快,已經到了在台灣打部落格回顧,等著核銷自己專案的時間了。要說我會想待久一點嗎?大概會吧,但不是現在。面對職場的起步時間儼然已比別人晚太多了,回來要面對就業壓力以及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,總覺得不能在耽擱下去,旅行雖然是一段充實的日子,但說到底對我而言,並不是個有生產力的行動。獲得了不同的見識,多了新的視野與感觸,那就該好好回來面對現實。當初說只待半年現在想想是正確的決定,一來經濟壓力沒那麼大,二來回來銜接職場也是剛好,再者對於自己出去玩這麼久的愧疚感也不會這麼重。

回顧我覺得成長與改變的地方,實在是有很多數不清的行動、良好的習慣建立,是自從決定要去學海才開始的,無疑是一個影響我的重大契機。
而一個階段的過後,回顧整趟計劃結束後的成長。實在是一言難以道盡。
在外看過了人文風情、增進了危機處理的能力、與人共處、文化的相包容、獨處。



##英文能力的進步 口說、聽力變得流利了,我一直很怕華人小圈圈,結果回去台灣英文能力完全沒有長進。
不過實際到英國後,華人多歸多,我發覺不需要刻意避免有華人的場合,華人多用中文的場合說中文也無妨。
重要的是,多多尋找可以練習英文的實戰場合。多找活動,多社交。練習口說的機會非常非常多。
避免說中文是比較消極的動作,而這並不會讓你的英文有所進步。
應當主動出擊找尋練習英文的機會,才是讓英文進步最主要的方法。


參加活動交換聖誕禮物


##以來自台灣驕傲 " Where are you from? "每每聽到這個問題,我都會驕傲的宣告我來自Taiwan。
我出國前以為台灣只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島國,雖然我還是要對台灣的地理位置多做補充(我都說在日本的下方與中國的右下角),但知道台灣且聽過台灣的人,比我想像的多了很多。
台灣的厲害,在食品上更是體現了這點。由台灣引起的手搖飲料炫風更可謂風靡全世界,在英國看到來自台灣的手搖飲料與零食,簡直就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。而有些下午茶店的茶葉,打上來自台灣的字樣,讓身為台灣人的我在心裡默默的倍感驕傲。




##與華人之間的關係 每次有人問與中國的政治議題,我都要環顧著挑個沒有中國人在的場合,偷偷的闡述兩岸間尷尬的關係。撇除個人所抱持的立場。我本來就不打算與華人爭論彼此之間的政治觀點。
當然,有時候從中國人口中聽到台灣與中國間的立場,不免會讓人有種無力感,個性上懶得與人爭論的我,通常就以沉默的笑容帶過。
基本上,撇除政治議題,講中文能通的華人,不管是中國人、新加坡人、香港人等等,不要對此抱有偏見與歧視眼光。當有問題或是遇到了麻煩時,他們通常會是第一個能夠幫你的人。
既然不能控制他人對政治立場的想法,但是自身可以先做到不歧視以及友好的對待他人,這比什麼都重要。


##危機處理,一切自己來 當然出外面對不同國家的事物,一切的一切都很陌生。
不管是當初要作入學申請沒寄到我的信箱,導致我開學前三天才知道三天後要上課,還不知道要上什麼在哪裡上也好。還是摸索新的環境中發現自己連菜市場在喊什麼都聽不懂也好。
新環境總是有很多料想不到的事必須處理,這點不管在台灣還是國外都一樣,有的不盡快處理的話後果還可能很嚴重,如何擺脫拖延症與不耐煩的面對是重要的課題。
對我來說,最驚險的莫過於火車票買錯時間了吧。這故事很長,還好是順利到達目的地了。
而有很多火車站沒有電梯,想要上跨越月台的樓梯間,也只能自己捲起袖子,使盡自己最大的力氣搬自己的家當。運氣好的話會有好心的路人幫你。
享受偶爾的幫助小確幸,道聲謝謝。下次如果遇到有別人有困難,也可以伸出援手去幫助他人。


很多火車站都沒有電梯,只有長長的樓梯等著你


##學會獨處,學會社交 「學會獨處,學會社交」是很矛盾的一句話。
但是不好好享受獨處,就不可能耐的住人生地不熟的寂寞,以及排山倒海的新事物。
耐得住寂寞的人,懂得跟自己相處,懂得等待,懂得在新的世界靜靜的享受一個人的感覺。
英國與台灣的時差差距8個小時,即使你懷念台灣親友的口音,或是寂寞想找人聊聊,台灣的親友們的作息上也不一定能夠配合你的一通電話。
當然,享受獨處外也要愛好社交。
新環境中,新的社交圈必須靠自己拓展,畢竟人在外不可能完全都靠自己,多個認識的人能幫助你就是好事。多走走認識新朋友,鼓起勇氣交談搭訕都是必須的。
對人不要有預設立場,不管對方的宗教背景、人種、性別性向如何,交談了認識了再說。
期間我也是跑了不少社團、活動,我參加了基督教宗教背景的社團,我跑了LGBT+Q的Night Bar活動,設計上的社團活動也是去參加玩玩,雖然很想投入創業社的活動,但無奈活動太多必須有所取捨,後來就沒參加了,最妙的是我還參加過老人的Disco舞會。
如果有更多時間的話,我還想參加運動社團,像是西洋劍社、划船社、弓箭社等等。當然其他非學校的活動我也不會放過。


bonfire night活動
寒冷的冬天,人們圍著巨大的營火


##自我管理,未來期許 別說在外縣市沒人管著你,就可以耍廢。在國外更是沒有知心好友會攔著你。
要怎麼注意自己的課業、健康、生活,全都要自己來,獨身前往異地,誰都不認識你,只有你自己可以管理自己。
早上要睡掉,晚上要窩著都隨意。也可以強迫自己去參加社交活動,練習聽力與口說。或是找間教室把未完成的作業解決掉。
英國的冬天晚上越發寒冷,實在是不想出門,但是為了完成作業,再冷都必須窩圖書館的電腦做事。
除了作業外,學校對留學生也有英語輔助課程,每週去上課也成為了例行公事。會去的學生很少,但會去的學生都帶著與其他學生不一樣的特質與氣場,希望我去久了也能與他們一樣,從外表有種與眾不同的感覺與氣質。
因為大量的忙碌,有段時間搞得我晚餐都吃得很差,身體也虛弱到不行。但我後來想通了,為什麼要為了一項短期作業把身體搞糟呢?管理身體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。自此我就在以不犧牲健康為標準的作息內做事情,雖然作業的程度差強人意,雖然不到完美,但至少也有完成。怎麼在時限內抓完成的標準,要出多少力完成也是一門學問呢。

做作業,做到一半被室友拉去開趴

##最後,回家。 從英國返回台灣後,有種懷念的感覺,不曾離開中文環境這麼久,如今已回到身處中文環境的世界,新細明體的桃園機場標誌顯得格外親切。回來後覺得,台灣說實話稱不上是美麗。醜陋的鐵皮林立,總是飽含著懸浮粒子令人呼吸困難,冷熱交替的氣溫令人無法忍受。
重點是室內還沒有內建暖氣,剛回來就碰到最冷的寒流,溼冷的環境。
看著國外對自己家鄉的景觀所做的保護,對建築、環境整體的和諧所作的措施與努力。看著台灣大鳴大放、色彩針鋒相對的街道色彩,不知道是否為違建的鐵皮加蓋,為了省成本而做出的各種神奇的改建,身為設計背景,深深的思考著台灣的美學到底哪裡是出了問題。
台灣美學還有一大段路需要努力。當然,台灣不盡然是醜陋的一面。
回國當天晚餐吃著水餃,說到亞洲食物,民族大熔爐的台灣,可說是領先全世界。反覆咀嚼口中的美味,才有了回台灣的實感。
接著後幾天去看了牙醫,因為對台灣水土不服(嗯?)生了一場病。 就診的同時也感嘆著醫療資源的便宜。但也感嘆著台灣便宜的背後,其中壓榨了多少的人力。


回來後好沒有實感,一切好快就結束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。而英國,儼然成為了一個我既熟悉又不熟悉的地方,熟悉之於待過的大小城市、地方風俗民情,不熟悉來自英國的腹地之大讓我未能走遍這美麗的國家。能在世界的一塊異地上,多一塊熟悉感的感覺很妙。就好像除了所在的家鄉外,你在世界上,還有一塊土地的人們認識你,知道你。被記得也好,被遺忘也罷。想必再次踏上英國的土地,會比一般的旅者,多出不同的感受。
當初出國前的我與從外國歸國回來的我,已經不是同一個人了。心中的感觸,得到的能力即使肉眼看不到,也深深的覺得此次的旅程收穫良多、不虛此行。細細地啃著這次的經驗為糧食,敲打著鍵盤譜出一段段文字,留做紀錄也供人參考,打上最後一個句點,再次往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出發。



學海系列加上本篇共10篇,希望能幫助到想要去英國的,不管是學生還是旅行者們。 我想這一系列就到一個段落了,下面總結一下這趟英國之旅與學海的系列文章。
 - [《學海飛颺計畫─國家級大騙局,注意公文陷阱》]( 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6/09/blog-post.html)
- [《你好萊村:關於留學最初的動機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7/10/helloLeicester.html) - [《英國與台灣教學上的6個差異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7/12/edu-different-tw-uk.html) - [《再見萊村:短短四個月的校園生活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7/12/Goodbye-Leicester.html) - [《安安伯明翰Birmingham:平靜但忙碌的聖誕假期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8/01/Hello-Birmingham.html) - [《安安蘭卡斯特Lancaster:血腥城堡與寧靜小鎮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8/01/Hello-Lancaster.html) - [《安安利物浦Liverpool:一波三折的繁華港都之旅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8/01/Hello-Liverpool.html) - [《安安布里斯托Bristol:整趟旅程最喜歡的城市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8/03/Hello-Bristol.html) - [《學海計畫的申請─我養成的正向習慣》](https://tux543.blogspot.tw/2018/03/before-abroad-habitsIbuilt.html)

留言

張貼留言